原作舞台:披荆斩棘第三季,一公,《无数》
主题:
前朝末期,时代剧变。 |
设定:
蔡:
一代大儒名师,理念趋于保守,为人固执刚毅。
生:
蔡最得意的门生,属于原本应该继承衣钵的大师兄了。后在理念上与守旧的老师发生分歧,属于开创了新思想的先驱,但也因此入狱被害。遭到迫害前曾与老师发生过一场深刻的论道,自此二人分道扬镳,也因此师门并未因他的案件而受牵连。
生在牺牲后有一纸审判书被辗转交到了蔡的手中。就是剧中远手持的带照片的纸张
明:
蔡的儿子,辈分上是生的师弟,从小由生带大。生死后他在背地里继承其事业,并从单纯的思想流派建设成了组织。后来在与前朝对抗最激烈的时期被怀疑身份,蔡早有所预料,将其骗回家软禁,但他设法逃出去后直至在战斗中牺牲亦未再回过家,只托人带回一封遗书。就是蔡从始至终手中拿着的写满字的信纸
远:
生的遗腹子,被蔡隐瞒身世收养。怕他重蹈师兄弟二人覆辙而培养其学医,并送其出国留学,避免卷入国内越来越混乱的时局。但他对未来产生了迷惘,接触到一些人、一些事,最终自行决定回国,并偶然发现明的遗书,知晓了自己的身世与二人的事迹,从而头一次与蔡产生冲突。
唱演剧情
1
剧情是倒叙,最初走廊里是远从国外留学回来,意外发现自己身世所以拿着明的遗书去找蔡。
但整体是蔡的第一视角,生明二人其实是他最深刻的记忆,是当年先后与二人论道争执、分道扬镳的场景。因此走到一半明加入,二人并肩。
蔡插入磁带播放,红灯亮起,画面切入回忆。
2
生所处的年代最早,且身为理念的开创者,他其实怀有对未来全然未知的迷惘和不安,肩负着在最沉重的压力。他的眼神和唱段是一方面坚持自己的思想,但另一方面其实希望能说服老师,获得认同。但可惜这个时间段蔡的思想完全没有裂痕,所以与生的对峙是三个人中最为冷漠最具压迫感。
且生的唱段歌词也是理想主义与迷惘感同时都最强烈、分裂感最强的。复眼能看到的色彩、翻过山河让一切重来 VS 愤怒和悲哀、停止买卖
3
继承生遗志的明,因为是儿子的身份,且已经有生这样的榜样,所以在态度上更坚定、更具攻击性。在被父亲骗回家之后终于围绕生的牺牲这一禁忌话题展开了对峙。
明的眼睛代表他在从事地下工作时的身份掩饰。在家里的少爷身份,与在组织中的领导者身份,在对镜怀念之后,他选择了舍弃前者。
明的唱段更多表达的是他选择这条道路,对亲人虽愧疚但不悔的自我说服。无数次失败、颠沛流离、在平行故事里总会有个我没辜负你 VS 幼稚的真理、背负着勇敢的罪名
4
远出场时蔡的眼神其实已经有所闪烁。但远是毫无心理准备下在短时间里发现真相,所以精神收到冲击的表达最为外显。
他在设定上也是最年幼最脆弱的,在这辈子头一次鼓起勇气质疑蔡对自己人生的规划时,眼神里有过痛苦,有过愤怒,有过渴望,甚至有过仇恨。但他最终缩回内壳,放弃了直接的反抗,只能自我麻痹地寄希望于时间和成长。我拿什么证明我存在、禁锢的色彩、活该、所有的无奈
5
但其实压制住远之后的蔡,也已经有了明显的动摇。所以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过与生明二人的过往,用回避的姿态面对两人的掀桌质问(其实也只有儿子敢掀老子的桌子了,生作为徒弟其实肯定是不会这样做的,但在这个记忆的场景中,明掀桌子是对生的继承和代表,所以二人在蔡的脑海中同时存在,但节奏上明显是明为主导)。无数次沉没但依然有船不远万里 VS 幼稚的真理、徒手的正义
最后生也唱出了那句“总会有个我没辜负你”,是借明的口说出的当年未能有机会说出的愧疚。
6
回忆结束,蔡做出了新的选择,将明的遗书折好收入怀中。
这一次他依然选择将远禁闭在了家中,但和以前是真的反对明出门搞事不同,这次确实是因为知道远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还很脆弱,所以必须保护他。
另两个场景分别是明逃出软禁毅然离家,和生在狱中从最初的惶恐到最后的坚定。
7
而蔡看着手上的戒指,这枚戒指曾先后在四人手上出现。
最初其实是生曾送给明的礼物,明在遗书中寄回给蔡,蔡将其留给生的儿子远,但远只以为这是蔡家传的所以在吵架时扔回给蔡,蔡最终将其戴在了手上。戒指暗喻思想的传承。
虽然蔡在打压远时依然充满大家长的专制,但从戒指的传承已经能看出他最终的选择。
他决定站出来,用自己仅剩的权力和影响力,为远这一代人开辟新世界。
8
最终四个人的激烈合唱,体现的是四人虽然思想上先后有过分歧,但不变的是那份纯粹的执着和奉献精神。
戴上眼镜,看看时间,该再次起程了。原谅了你的不敢靠近、陪我颠沛流离 VS 在下个故事里,让我把世界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