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陆娱乐圈现状的一些思考

现在有人认为,大陆因为没有形成规范的碟片销售市场所以无法孕育出有前后延续性的不断代的成熟歌手。他们认为这是被盗版及网络所碾压了的市场缺失。就是凭堞片不能吃饭只能依靠选秀和综艺为生。
但我认为这是他们目光狭窄,紧紧盯着,沿袭自日本到港台再传进来的所谓传统的流行音乐这一小部分。
事实上,我们有自己的传统音乐。从建国初期的人民艺术家,到现在依旧活跃于官方舞台的民工团之类,这才是新中国事实上的第一代流行音乐人。只是后来官方与民间的割裂造成他们不备舶来品的流行音乐这个词汇所包容。
而到后来,则是所谓知识分子眼中的流行音乐,与下里巴人所钟爱的民间音乐之间的割裂。这是有别于官方艺术家的第二种割裂。

而现在会在网上针对流行文化发声的小资人士,或者称为知乎党,眼中所看见的只有八九十年代继承自港台的那一小块领域。要说这一块儿,华语乐坛的衰落,我是承认的,但这也是必然。没有哪一种艺术模式能够苟延残喘数十年而不衰。

比较讽刺的是,国家口口声声说着人民艺术家,说要扎根于群众要为人民服务,可当民间传出自己的声音时,却又不遗余力的打压和限制,仅仅因为这些声音不符合学院派所理解的艺术与高雅。

改革开放之后出生的这一代人,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人,其实已经孕育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全新文化。
比如杀马特,比如喊麦,比如社会摇和发芽,比如尬舞,比如民乐,比如古风,甚至广场舞(广场舞的正面形象无非是占了爱好者年龄的光)……
这些大俗即大雅的文化,以顽强的生命力借助网络的平台如燎原之火般蔓延。尽管被所谓的上层人士,以种种离奇的心态或围观或打压,但这就是普通百姓发自心底的声音。你嘲笑也好,你厌恶也好,他就在那里。
好比国外会出现爵士会出现民谣会出现出现说唱会出现摇滚会出现电音会出现朋克……要知道,能跨越千山万水传到中国的,都是各流派音乐中的精华,事实上大量平凡无奇的普通作品我们接触不到,于是我们就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其实这些艺术,在他们的国家发源之处,也不过是来自底层人民的呐喊罢了。
是我们国家的领导与完全没有耐心等待着这些新型艺术的萌芽,逐渐吸收其他传统艺术的养分成长为苍天大树。在他们尚幼小时便断定了他们永远只能这样上不了台面,宣判了他们的死刑,并且竭尽全力想要将其作为杂草剔除。

可是世上什么才是杂草?什么才是禾苗?


以上是一个方面的思考,有关于官方与民间的隔阂。
以下是另一个方面的思考,对于新生代的百花齐放。


潮音拼盘演唱会观后感。
所谓唱片工业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大众审美趋于一致。
但现在实则是每一个群体的割裂与相互孤立,日益严重。大家最理想的生存状态已经从“能找到自己喜爱的”进化成了“能在自己的圈子里为所欲为而不需要与外界发生任何交流”。
因此,在上一个世代仍在声嘶力竭的呐喊需要提高大众审美品位,需要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时,新世代的消费者与审美者只需要有一个封闭的圈子就可以养活某个在传统意义上而言属于亚文化或非主流的产业链。
很想套用李宇春的歌词,野蛮生长。
在欧美和日本的流行文化越来越趋于保守之时,反倒是在中国的次世代音乐界。国外的流行界几乎已经日薄西山,哪怕是一次次仍出现令人眼前一亮的明星,也不过是成熟的产业链体系不断延长了其生命周期而已。

这种杂草丛生,乱象频发的状况令我联想到了中国摇滚最蓬勃发展生机盎然的八九十年代。两相对比,尽管音乐表现形式并不相同,但状况却如此相似。其结果一定是能诞生大批游离于所谓主流视线之外的天才之作。而这样的一个潮流能否稳固茁壮成基本的长期市场,还得看高层是否对其大开绿灯。至少八九十年代的尝试最终以港台文化和资本入侵所导致的拔苗助长造成失败而告终,那么如今的这一次次春风吹又生,最大的敌人一是前面说过的上层意识形态指挥棒的收割(七十八九十年代,大陆摇滚从黄金时期突然一蹶不振,很大程度也是源自政策的收紧与打压),二是网络垄断资本。


话题转到网络垄断资本。
国外的产业链结构是消费者,碟片购买,音乐厂商,音乐产出人。
消费者,网络批发商,音乐厂商,音乐产出人。
关键在于网络巨头对于产业的垄断。上游通过买断的方式压榨音乐产出人的利益空间,下游将消费者也就是粉丝,粉丝的购买力全数吸纳。
问题出在粉丝对于音乐产出人的消费无法同比例反馈成为音乐产出人的收入。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出现在音乐界,中国的现状就是被几大网络巨头垄断并控制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更上游的实际劳动产出者只能分得微薄的一杯羹。
这种状况很像国外在上世纪形成的科研知识产权垄断体系。就是大头利润被中间出版商所垄断。
而对这种体系的抵抗则诞生自上世纪90年代的网络知识产权革命(推荐观看纪录片《互联网之子》)。这场革命方兴未艾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阶段,对于后续新世界里整个知识产权消费体系的建立都将起到奠基作用。
在这方面我是绝对的激进党。并且我认为,作为文化世界的一个方面,音乐圈的版权革命是不能够独立于这整场革命来谈的。

那么如何能让创作者更公平的直接分润到消费者的支出?
比起传统的厂牌授权渠道商这一模式,在中国,我更看好类似于网络文学平台的打赏付费模式(尽管这一模式值得被诟病的点也很多)。事实上各种直播和短视频瓶就有这样的雏形,但无奈对于较为主流的音乐依旧是几大音乐播放软件及公司所控制。因素呢,主要还是目前播放量最多的传统流行音乐由于受到音乐场牌的版权归属所限,就必然会采用一刀切授权的方式。
那么问题又回到第一部分,在被割裂的音乐圈,没有被主流音乐厂牌纳入麾下的民间种种亚文化音乐人,或许才是未来这场网络知识产权革命的真正主力。但这批主力,却是每一次有人出头就被上层政策收割一批韭菜茬子……如此就形成了越被大众所接受的越不敢尝试走向阳光下,但它们越藏着掖着他们的组织越严密就越会被上层所恐惧…恶性循环。


那么顺其自然就必然会谈到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偶像文化,实则是大陆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对于宗教信仰的天然依赖。
我们的上一辈人在精神方面,实则是有信仰的。尽管伪装的外衣是政治实体而非宗教,但本质上,中国就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偏偏对于后代的教育却又冠之以无神论的名头,因此,对于宗教中最重要的由父母传向自带的宗教承袭,就被割裂了。至于学校教育中的政治思想教育,因为打着无神论和政治的旗号,所以必然是无功而返。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宗教作为一种人类的原始精神需求(在此,对于宗教的定义,我倾向于的是精神依赖这一定义,而非在中国最常见的“对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的解释”这一说法),必然会找到它的替代品。那就是爱豆文化。
关于爱豆文化和粉圈与宗教表现形式的外在对比在此省略。总之就是宗教,就对了。
这也能解释上层统治者对于粉圈高度严密的人事构架和煽动力的恐惧和打压态度。
上层希望你花钱,希望市场繁荣,但却不希望你们是有组织的花钱,更不希望每个偶像的市场是孤立的繁荣。
因为每个偶像从自己音乐中传播开来的三观,能借助粉圈这一宗教体系对未成年产生终生影响。
这样的影响必然与上层希望国家未成年所走向的三观方向相抵触。
其实这些影响并不见得都是负面,哪怕只是浮于表面,大部分也都符合普世价值观和基本道德。恰恰是剩余的那一小部分,也就是彰显每一个爱豆个性的那一小部分是游离于传统的保守价值观之外的。这一小部分会被上层无限放大并因此恐惧恐慌。


补充一个方面,国外几十年上百年的成熟唱片产业最大的成果是什么呢?

是技术和工业。 60分的创意,通过成熟的技术流水线能够呈现出80分的作品。这方面的技术包括审美技术和科学技术。比如化妆、衣着、混音、录音、录像、构图、剪辑、MV等等等等……

而国内的音乐制造工业体系仅仅只是电视普及之后30年左右的发展结果,并且完全脱胎于上一代甚至上两代音乐人所处的科技/工具体系,对于全新的电脑/科技/网络时代的技术依然陌生。

其结果就是,80分的创意,最终通过电视和网络视频呈现到普通观众眼前的能有50分就很不错了。并且这50分,在某些老资格乐评人的眼中还自以为是“100分”。

就好像你给食客硬塞了几十年的味精炒鲍鱼,糖精炖燕窝,回头却抱怨食客吃不出鲍鱼和豆腐干、燕窝和粉丝的区别。你怪谁呢?国内现在的原创idea真的不缺乏各式各样的蓬勃生机,但种种新鲜食材送到所谓伯乐手中,呈现出来的依然是80年代的食堂大锅菜审美。这能怨创作者不给力?希望吃到有机菜肴原生态口感的观众不断被垄断工业链上层几十年的厨师喂垃圾,当然不会为厨师叫好,结果就变成了观众审美低下?

这其中还要进一步扣除掉普通观众(甚至包括绝大多数死忠粉丝,但不包括少数有钱或有追求的发烧党)对于设备的不重视与舍不得投入。大量金钱被吸纳到上文所述的网络垄断商口袋中,极少会被掏出来添置诸如CD、播放器、音箱、略高档的耳机等等。尽管也有数个非常热门的大牌厂商发售的热门产品,但出于品牌忠诚度而选择的不一定匹配自己的听感或播放器前端的耳机音箱等等,除了彰显“只买贵的不买对的”外对于提升欣赏效果毫无益处。

我想也许那些乐评人所言“需要提高大众审美”指的也并不是艺术方面,同时也包括“如何合理规划在音乐方面的金钱投入”和“提高对技术的了解”吧?

除开播放设备,还有就是对现场的忽视。这也是需要一代或几代人长期培养的习惯。如果没有从小就听明白了live与record的区别,没有从小就听习惯了专业演出场馆与自家哪怕再贵重的立体声音响的区别,他在成年后是会舍不得花钱走出家门走进音乐厅/体育馆的。加入上层真心想要年轻人少给主播打赏,多支持“有格调”的表演,你不从小学生开始培养消费习惯又怎么行得通?

所以现在国内能做出所谓叫好又叫座的音乐的创作者,几乎全都是有钱有人脉的豪门(包括出身豪门,包括签约豪门),有能力直接与国外一流团队接轨。他们需要的并不是国外审美,仅仅只是利用国外成熟的技术对自身创意进行表达。

表面看来是底层审美层次不到位,但真实原因说到底还是他们缺钱,缺途径将自己的想法有力地呈现出来。所以最终能被大众趋之若鹜的就是那些“只要跨国廉价/非专业的技术门槛就能完成表达”的所谓“低俗文化”。但这些文化真的就等于低俗?确实低,门槛低,谁都能轻松上手,但俗不俗还真没人有资格评判。

最大的悲哀反倒不是没人能想出好的创意,而是有了好的创意,甚至有了好的作品,却因为配套的技术、工业、设备水平太差而难以呈现给最广泛的大众,结果需要技术门槛的好东西只能在所谓“HiFi圈”流传,而需要体验式欣赏的演出也统统称为绝版。

从这个角度又联想到最近几年的3D电影界。当国内电影人还在叫嚣“我们不屑所谓的感官娱乐”、“我们要专注于用视觉艺术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好莱坞爆米花3D片都是邪道”、“还文艺片空间”…………实则国外早已将观众的“体验”放在了首位。并不是故事/创意/内涵不重要,而是,如何将以往的1D(文字)/2D(画、音、影)技术手段所无法呈现3D审美通过越来越发展到极致的多次元技术呈现给观众,这已经进入了另一重境界。

类比音乐界,假如我们终于有一天能将所有绝版现场都完美还原,并且能以大众可接受的低廉价格进行贩卖(如同现在30元就能看到的3D电影和几百元就能购买的3D游戏)。我们是否还需要纠结于CD、MP3、无损、 修音 、电视……等等的体验差别?

国内“艺术家”对“创造”的过分崇拜,实则只是下意识地掩饰中国工业技术积累与国外相比尚且有缺乏的事实。

音乐工业,归根到底还是工业。

华语乐坛真正需要提升的或许既不是创造者的地位(国外地下音乐圈的竞争也相当残酷),也不是观众审美和品位(只要有受众就代表有它独特的格调与品位),而是更宏观的科技与制造实力。

如果诞生了平民也能消费得起的国产hifi设备、高档乐器、录音和摄制团队…………大众的消费习惯就会获得相应改变。

和寡并不因为曲高,更因为曲贵。

而如果将“贵曲”一律阉割成“流畅播放版”,鲍鱼和豆干、鱼翅和粉丝也就吃不出差别了。